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

 

海南自贸港的全面封关工作预计将在今年12月18日正式开启,届时将实施一种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核心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体系。

图片[1]-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阿旺资源分享网

自1988年从广东省独立建省并设立为经济特区,2009年成为国际旅游岛,2018年全岛建立自贸区,再到2020年批准设立自贸港,海南再次迎来了重大飞跃。

展望未来,海南将不仅仅局限于国际旅游岛的角色,它将转型为融合国家重要对外开放窗口、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及区域离岸金融中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顶级自贸港。

随着海南全岛实施封关措施,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最大自贸港的全面建成,其影响将何其深远?

01

海南全岛封关究竟意味着什么?

“封关”是一个海关领域的专业术语,但它并不等同于“封岛”,实际上它指的是创建一个具有特殊“境内关外”监管机制的区域。

这种模式可以用12字来概括其核心定位:“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这里的“一线”指的是海南与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边界;而“二线”则是指海南自贸港与国内其他地区之间的边界。

图片[2]-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阿旺资源分享网

全面开放一线,即对国际市场的开放,意味着大部分商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官方透露,在全面封关之后,“零关税”商品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1%上升至74%,覆盖的税目将从1900个扩展到大约6600个。

尽管如此,境外人士入境仍需办理签证,但免签国家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包括82个国家。

在二线管理方面,针对的是内地市场,即海南货物进入内地时,需要经历一次“进口”流程。

依据规定,只有那些在海南加工增值超过30%的商品可以免税销往内地,其余商品则需按照内地现行关税规定缴纳关税。

然而,海南的封关措施并不限制公民的自由流动,主要影响的是货物流通。

封关实施后,内地居民前往海南出差或旅游与以往无异,无需办理额外证件,几乎不受影响。

图片[3]-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阿旺资源分享网

岛内自由流通,意指岛上货物得以无障碍地自由流通,无论是直接出口至国外享受零关税,还是用于本地企业的生产与加工,均不受任何限制。简单来说,就是一线区域管理人员流动,而二线区域则负责货物流动。

实际上,海南所寻求的不仅仅是零关税,还包括国际互联网的开放、资金的自由流动以及国际离岸金融等更深层次的机制改革。

此外,在海南设立企业,企业可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待遇;而对于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不超过15%,这无疑是一份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

由此可见,未来的海南将演变成为一个零关税、低关税、要素自由流动的自由港,相较于一般的内陆省份,将享有显著的政策优势。

02

海南经济,正迎来第二个增长动力。

作为中国第二大岛屿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其GDP总量尚未突破万亿大关,目前在全国排名倒数第四。

截至2024年,海南的GDP总量达到7936亿元,常住人口为1048万人,人均GDP为7.6万元,这一数字甚至不及一些普通的地级市如东莞、常州等。

图片[4]-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阿旺资源分享网

分析原文后,以下是对其内容的改写:

海南之所以发展受限,主要因为其地理位置偏远,缺乏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经济仍难以实现快速飞跃。

在以往,海南的经济主要依赖旅游业、房地产业和热带农业。

其中,房地产业曾是最大的支柱产业,三亚的房价一度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当,但随着近年来严格的调控,房地产业已回归正常。

然而,随着自贸港政策的推动,海南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目前,海南正在构建以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核心的四大支柱产业体系。

据数据显示,到2024年,海南这四大主导产业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比起步阶段提升了近1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专注于现代物流、贸易和金融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则聚焦于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和现代生物医药;而未来产业则集中在现代种业、深海科技和商业航天。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是产业水平的显著提升。每一个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兴起,都是基于政策支持和地区发展优势的结果。

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正是基于自贸港政策带来的优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自贸港往往都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地,拥有众多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贸易中心。

海南发展数字经济,则是基于“数据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安排。

根据相关政策文件,海南将有序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开展国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试点,建设国际海底光缆及登陆点,并设立国际通信出入口局。

图片[5]-重大里程碑!我国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即将问世,其影响究竟如何?-阿旺资源分享网

海南所获得的优惠远不止于货物的零关税,还包括较低的关税和简化的税制,其总体税负成本显著低于内地省份。

在海南,鼓励类企业可按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而其他地区通常为25%。

对于个人所得税,海南对超过15%的部分实行免征,而其他地区最高可达45%。

显而易见,海南不仅致力于扩大产业规模,更希望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这只是个开端。随着全岛封关的运作,四大主导产业将加速升级,海南距离成为万亿级经济体仅一步之遥。

一旦经济实力增强,长期争议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项目或许有望获得推进。

03

海南,能否成为下一个香港?

提及自贸港,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中国的香港。随着海南全岛封关,关于“下一个香港”、“香港的最大竞争对手”等说法在民间广泛流传。

实际上,尽管都是自贸港,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体制机制的不同,海南的定位和发展模式也有所区别。

香港最为人熟知的定位是四大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以及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

香港在中国扮演着超级联系人及超级增值者的角色,既是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跳板,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阵地。

相比之下,海南更关键的角色是国际开放门户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换句话说,在成为购物天堂方面,海南有竞争力,但在国际金融中心和转口贸易中心方面,并非海南的强项。

由于缺乏金融集聚优势,海南主要专注于离岸金融和金融创新,而非成为全面的金融中心。

尽管港口实力不俗,但缺乏广泛的产业基础,海南也不以香港擅长的转口贸易为核心。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演进,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关税战频发的背景下,香港和海南自贸港对中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在关税战的冲击下,得益于中概股回流和全球风险资金的东移,香港的IPO重夺全球第一,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回升至全球第三。

同样,面对逆全球化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挑战,加强海南自贸港的建设将充分展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一个地方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考虑时代的发展进程。

西藏刚刚完成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万亿级基础设施建设,雅江下游电站蓄势待发。

这一次,海南迎来了自建省以来的最大发展机遇,能否实现蜕变,我们拭目以待。

芝麻资源分享网

尔德资源分享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