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国新办盛邀各方瞩目,举办了一场聚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先生,在会上娓娓道来,为众人揭开了“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的辉煌篇章。
### 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时至今日,我国体育场地如繁星点缀,总面积已突破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激增11.31亿平方米,为全民健身铺就了便捷之路。2025年“全民健身日”的浪潮席卷全国,赛事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共计举办2.2万余场,直接参与人次突破1100万。全国全民健身大赛更是以“大区赛”的崭新形式亮相,参与人数近200万,赛事场次更是高达6000余场。2024年,《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工作指南》国家标准横空出世,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领域树立了安全标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壮大至371万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更是高达38.5%。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和直播间,走进了千家万户。“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不仅推动了冰雪文化和产业的新兴发展,更在“十四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让惠民开放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 竞技体育,展现强国风采
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健儿共摘得世界冠军519个,刷新世界纪录68次。北京冬奥会更是取得了历史性的最佳成绩。巴黎奥运会则创造了境外参赛的最好成绩,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三项运动首次荣获奥运金牌,实现了项目发展的历史性突破。我国获得奥运会金牌的项目由“十四五”之前的21个增至24个,金牌运动员所在的省份也扩大至20个。跻身奥运强国之列,新时代中国形象得以充分彰显。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成都大运会、世运会等国际盛会的成功举办,让“冬奥精神”汇聚起时代力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体育成就,备受世界瞩目。
### 体育产业,新引擎驱动经济
在“十四五”期间,体育产业如同一股澎湃的浪潮,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如同破茧成蝶,稳步腾飞。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激增至3.67万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0.3%,其增加值更是攀升至1.49万亿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政府陆续出台冰雪经济、户外运动等一系列政策,犹如春风化雨,助力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赛事”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引擎,它们犹如跳跃的音符,在景区、街区、商圈中奏响欢乐的乐章。“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时尚潮流,“苏超”与“村超”两大赛事更是火爆出圈,单场赛事的上座人数一度突破6万大关,为江苏全域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带动多场景消费高达380亿元。今年上半年,河北、浙江、福建等7地共监测了511场重点赛事活动,犹如璀璨的明珠,点亮了体育及相关消费的夜空,场均带动消费超过3000万元。在杭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周边地区消费增长更是势如破竹,最高增幅达到40%以上。
国庆、春节等佳节,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催化剂。81个主题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体育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精心打造的体育旅游特色线路,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涵盖了19条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以及26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让游客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冰雪产业,更是从2020年的3811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9700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6.3%,将“冷资源”成功转化为“热经济”,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是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持续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如同一颗颗种子,在“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的沃土中生根发芽,14.5万余场活动的成功举办,让超过1.51亿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茁壮成长。
“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20条”的发布,为青少年提供了严谨科学的健身指导,让他们在运动的道路上少走弯路。针对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常见问题,我们在12个省(区、市)初步建立了运动干预、健康教育、跟踪监测、档案建立和效果评估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十四五”期间,50多所高校的3200余名志愿者,如同辛勤的园丁,在全国12个省区、112个县、800余所中小学开展体育课程和课后服务,共计超过30万课时,直接服务学生超过150万,为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体育改革已开启全新发展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建设体育强国,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以铸就体育强国之梦为航标,我国着力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致力于破解制约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实施了一系列革新举措:
广泛汇聚社会力量,共襄奥运争光伟业。通过备战模式的创新改革,巴黎奥运会上,自由式小轮车、冲浪等18个小项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犹如春雷炸响,震撼世界!
转变体育发展模式,深挖现有资源潜力,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将城乡社区闲置空地变身成为群众健身的乐园,让运动之风吹拂每一个角落。
改革体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活力,成效显著。
推动《体育法》及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的修订完善,设立体育仲裁中心,体育法治建设迈入崭新阶段。
扎实推动足球改革振兴,理顺体制机制,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让足球工作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