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机场之城,瑞翼高飞,谱写新篇章**
近期,江西瑞金民用机场工程顺利完成行业验收,赣州市的版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应运而生。这颗明珠的闪耀,使得赣州市荣膺江西乃至中部地区独一无二的“双机场”地级市称号。与此同时,新疆巴里坤大河机场的盛大启航,也为哈密市增添了新的光彩,使其成为新疆的第28座机场,标志着新疆“双机场”时代的正式开启。
在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20座地级及以上城市迈入了“市市通机场”的行列,成为时代发展的先锋。那么,究竟何为“双机场”呢?
**01 双机场,腾飞的翅膀**
伴随着我国地级市版图的不断拓展,双机场乃至三机场的城市数量正日益攀升。在中西部地区,一些地级市的面积可达几万甚至十几万平方公里,如赣州的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万,均位居全省之首。县域众多、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或旅游业发达,航空运输相比高铁更具性价比,因此双机场成为这些城市的必需品。
赣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作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州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0万,均位居全省第一。赣州市区已拥有4C级的黄金机场,即将开通的瑞金机场则是为了满足赣南山区出行便利和革命旅游胜地的发展需求。
西部地区,双机场乃至三机场已成为许多市州的标配。贵州遵义、云南丽江、四川阿坝州等地,都拥有两座或三座机场。而重庆,更是以5座民用机场傲视群雄。
然而,这些机场大多以4C/4D级支线机场定位,年吞吐量不足200万人次,多数在百万人次以内。支线机场主要服务于区域短途出行和旅行需求,线路相对有限,但在高铁难以到达的地方,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这些地区可以被称为“双机场”地市,但还未达到“双机场城市”的级别。
**02 真正的双机场城市**
那么,哪些城市才是真正的“双机场城市”呢?
由于特殊的广域市区划体系,许多地市的经济数据存在一定失真,不能直接用来衡量城市综合实力。我们所说的“双机场城市”,是指那些城镇化高度发达的市域,以4E级、4F级机场为标准,年吞吐量达到千万人次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拥有双机场,更在经济发展、交通网络、城市功能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双机场的布局不仅象征着交通的便利,更是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如同腾飞的翅膀,双机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正助力城市开启崭新的篇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严格意义上的“双机场城市”仅有三座:上海(浦东、虹桥)、北京(首都、大兴)、成都(天府、双流)。而雄心勃勃的重庆,正朝着实现“双机场”的宏伟蓝图砥砺前行。其中,璧山机场的规划,被视为打通“双机场”之路的关键枢纽。
在重庆,其他机场大多位于郊县外围,有的甚至与市中心相隔400公里之遥,它们并不属于传统城市机场的范畴。除了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济南、昆明等地,也正密谋布局双机场,但实施之路,却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其中,广州和深圳的第二机场并未设在本市,而是选址于都市圈内。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坐落于佛山,惠州平潭机场则落户惠州,它们分别肩负起广深第二机场的重任。同样,规划中的上海第三机场更是跨出省界,落户江苏南通市,成为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一环。
为何各地竞相追逐双机场的梦想呢?在全球化超级“流量”入口的时代,机场不仅是门户城市的标配,更是城市能级和发展水平的象征。它不仅是航运物流、先进制造等临空经济的坚强支撑,更是城市交通“枢纽”能级的体现。双机场,不仅是突破单机场流量天花板的必然选择,更是扩大城市辐射圈的最佳途径。未来城市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交通能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扩大机场、高铁、地铁网络规模,已成为大势所趋。
当我们关注到“市市通机场”这一新目标时,不禁要问:领跑者是谁?曾经的“县县通高速”已成为历史,“市市通高铁”已有12省实现,而“市市通机场”成为了新的目标。这里的机场,指的是民用运输机场,全国共有270座,不包括通用机场,后者适用于直升机、飞行汽车等。
目前,我国拥有最多民用机场的省份并非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是集中在西部地区。到2025年,我国民用机场数量最多的五个省份分别是:新疆(28座)、内蒙古(19座)、四川(17座)、云南(15座)、黑龙江(14座)。新疆和内蒙古已基本实现所有地级行政区通机场,包括地级市、自治州、自治盟。即便如此,这些省份仍在加紧建设机场。根据规划,未来几年,新疆将拥有33座民用机场,四川22座,内蒙古也将超过20座。这些数据,无疑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中国民航事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在我国的西部地区,机场数量的不断攀升,其背后是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这片广袤而人烟稀少的土地,地形错综复杂,使得机场的建设在性价比上远超高铁。因此,这些地区的省份并未将“市市通高铁”作为首要目标,因为高铁的客流量难以支撑,一旦投入,很容易陷入债务的泥潭。
反观中部地区,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各大城市群之间的距离大致在1000公里左右,这使得高铁在这一区域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机场的数量相对较少,只有省会城市的机场熠熠生辉,成为当地的交通枢纽。然而,在这六颗璀璨的星中,有五颗都闪耀着“市市通高铁”的荣光。而东部地区的发展则如同百花齐放,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铁等多维交通网络交织成网,市市通高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东部地区,地级市之间犹如邻居般紧密相邻,众多城市得以共享一座大型国际机场,无需各自为政,独立建设机场。以上海为例,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如同巨臂,将整个苏州市纳入其服务范围,而位于苏锡交界处的苏南硕放机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成为了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
同样,广州、深圳与香港国际机场的辐射范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