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存款与取款事宜,若金额超过5万元,或将进行全面审查。

图片[1]-关于存款与取款事宜,若金额超过5万元,或将进行全面审查。-阿旺资源分享网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草拟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向公众征集意见。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到,在先前规定中,关于“个人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的规定,部分用户由于个人隐私和业务办理便捷性的考虑,对此表示不赞同。然而,本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并未提及存取款超过5万元登记资金来源等内容,但要求金融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并记录客户身份信息及保留证件副本。

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表示:“本次《管理办法》在整体上更加系统化和深入,不仅扩大了适用范围,还关注整个服务周期,强调对客户身份和交易的持续跟踪;此外,《管理办法》与《反洗钱法》的结合更为紧密,细化了2025年实施的《反洗钱法》配套的操作标准,对高风险客户的尽职调查措施更加明确。”

如何平衡客户体验与隐私保护?

在《管理办法》的要求下,金融机构需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识别并采取合理措施核实客户及其受益所有人的身份,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风险状况,实施相应的尽职调查。

《管理办法》的内容显示,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达到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情况下,应进行客户尽职调查,并记录客户身份基本信息,保留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未来如何在满足反洗钱尽职调查要求的同时,平衡客户体验和隐私保护,成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一大挑战。

融孚反洗钱与支付监管法律研究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金鹏认为,银行需要在“合规底线”和“体验温度”之间找到一个动态平衡点——通过技术替代人工提高效率,精准分级减少无效打扰,透明沟通消除隐私焦虑,最终实现“反洗钱合规不打折,客户体验不降级,隐私保护不松懈”的三重目标。

曾圣钧指出,银行在平衡反洗钱尽职调查与客户体验、隐私保护方面可以采取以下路径:一是优化流程以提高客户体验,实施分层管理策略。例如,对低风险客户简化流程,对高风险客户加强调查,避免“一刀切”影响大多数客户的体验。二是更多应用数字化工具替代人工环节,如开发手机银行“信息更新”功能等。模块化服务,允许客户在线上传证明文件并即时获取核验反馈,有效缩短了线下等待时间。第三,我们严格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收集与业务直接相关的信息,确保客户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随着《管理办法》的实施,金融机构在电子化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方面面临更高的合规管理难度。《管理办法》规定,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需至少保存10年,且金融机构需逐步采用电子化方式保存这些信息。

具体而言,金融机构需采取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措施,确保以电子化方式完整、准确地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信息,依法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防止资料缺失、损毁或信息泄露。金融机构的保存方式和管理机制应确保每笔交易的可重现性和可追溯性,并在适当授权下,能够依法向监管机构和执法机关提供客户尽职调查信息和交易记录,以支持反洗钱工作的进行,以及反洗钱调查和监管。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变化将短期内增加银行的合规成本,包括系统升级、人力投入和第三方数据采购。然而,从长远来看,标准化和智能化将减少人工错误和违规风险,使合规成本趋于稳定。

曾圣钧表示,新规实施初期,银行的合规成本将阶段性上升,涉及技术系统升级、人力投入和第三方数据采购成本。但长远来看,通过标准化流程和智能化工具,可以降低人工操作误差,减少违规风险,成本也将逐步稳定。

金鹏指出,新规对银行合规成本的影响是短期内的增支,但长期来看则能够

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