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一则重磅消息从河南登封少林寺传来——历经20年耕耘于白马寺的印乐大师,荣膺少林寺新任住持之位。转眼间,8月3日的晨曦洒满白马寺,极目新闻记者怀揣着对这位仁者僧侣的敬意,踏入了这片充满禅意的圣地。周边的村民,仿佛被这消息触动心弦,纷纷向记者娓娓道来。他们言辞中流露出的,是对印乐方丈的深厚感情。
“那是一位多么和善的长者啊!”村民们语气中充满了怀念,“我们曾多次见到印乐方丈,他总是带着弟子们亲自耕作,那份勤恳与虔诚,让人动容。”每当豆子丰收的季节,印乐方丈总会将收获的豆子分发给周边的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那份慷慨与慈悲,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
村民王女士,自幼便在白马寺村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与印乐方丈的缘分,便如同寺中流水,绵延不断。她常在晨曦微露时,于寺外邂逅这位德高望重的方丈;而在更多日子里,则是于香火袅袅的寺内,与他相遇。
提及印乐方丈,王女士的话语中流露出几分敬仰与怀念:“那寺院后院,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田地,印乐方丈亲自率众弟子耕耘,每年豆子丰收之时,便会慷慨地分赠给村民与游客。我,也曾是其中一份子。”
据王女士娓娓道来,寺中豆子皆由僧人亲手耕种,纯净无瑕,入口即安心。更兼带着寺院深深的祈福,更是别有一番寓意。而白马寺的商业气息稀薄,鲜有店铺售卖水食,于是寺中便设有一处免费的茶舍,供游客纳凉品茗。然而,因其人气旺盛,往往需排队等候,方能一尝此味。
另一位白马寺的村民何女士,也向记者补充道:“除了慷慨赠送豆子,印乐方丈还会在每年的腊八节,亲自熬制粥品,免费分发给寺内外的人们。我每年都会去领取,那份粥,仿佛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们,也对这份“免费茶水”的传说充满好奇,纷纷表示想要一探究竟,亲身感受这份来自白马寺的温馨与善意。
资料昭示,洛阳白马寺,这座中国佛教史上首座古刹,傲然矗立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之东,相距十二公里之遥。其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承载着佛教传入华夏大地后的第一缕梵音,成为世界瞩目的佛教圣地。自洛阳白马寺拔地而起,中国僧侣的居所便统称为“寺”,洛阳白马寺亦因此被誉为中国佛教的摇篮,享有“祖庭”与“释源”的双重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