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以沉重的心情通报了该区在近期强降雨中所遭受的严重损失。据悉,密云全区共有11.3万群众受灾,其中涉及17个镇162个村,房屋受损3.1万余间,车辆受损6994辆,10条公路受损。在此次灾害中,共有37人不幸遇难,其中包括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的31名老人。
余卫国书记指出,此次强降雨持续时间长达7天,全区平均降水量高达366.6毫米,局部地区甚至达到573.5毫米。此外,26日晚至28日上午,密云区连续两次出现3小时累计降雨量超过180毫米的极端强对流天气,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太师屯镇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上游干峪沟在12小时内降雨量高达290.7毫米,达到特大暴雨级别。与此同时,清水河水位急剧上升,降雨、山洪、河流洪水叠加,28日清晨,清水河流量激增至每秒2800立方米,超出百年一遇的流量,迅猛的洪水涌入太师屯镇区,造成了严重的灾害。
在此次灾害中,全区共转移了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其中,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位于密云水库上游,共有77人被困,包括8名工作人员和69位老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55人。28日清晨,洪水涌入照料中心,整条街道被淹没,最深处达2米。在消防救援力量的努力下,被困人员陆续被救出,但不幸的是,仍有多名老人在救援过程中不幸遇难。
余卫国书记表示,对于此次灾害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他表示深切哀悼,并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同时,他也反思了此次事件,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汛期前,密云区已根据天气预警情况,提前对险村险户进行转移避险,共转移了20个镇街205个村1.6万余人,但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灾害的发生。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的镇中心区域一直是安全的乐土,预案中未曾将其纳入可能的转移范围。然而,这样的预设似乎暴露了我们预案的不足,反映出我们对极端天气的预见和应对能力尚显不足。正如余卫国所言,这一惨痛的教训如同一记警钟,提醒我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尤其是在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时,尤其是那些可能威胁到老人、儿童以及行动不便人士的生命安全时,绝不能沿用陈旧的思维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日常中不断提升防灾救灾的能力。
密云,作为密云水库的所在地,不仅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更是防洪的重要屏障,对于首都的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7月23日以来的持续强降雨,密云水库有效地发挥了拦洪削峰的作用。到了7月27日15时,水库开始有序地向下游泄流,以确保泄流和群众的安全。在这场紧急行动中,密云区的干部和群众展现了顾全大局、政治坚定的品质,共转移了6个镇的927人。水库下游的河道沿线,也转移了12个村的5295人。在此过程中,1000多名武警官兵深夜冒雨驰援,在潮河宁村桥区域紧急堆砌了超过15万袋沙袋,搭建了长达1.7公里的临时堤坝,有效防止了河道水流外溢。目前,密云水库的泄流已经趋于平稳。
展望未来,密云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统筹推进防汛救灾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城市的正常运行安全。将持续加强抢险救援工作,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大家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照顾。同时,将持续强化通路、通电、通水、通信,确保生活保障,并抓紧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将密切关注水库、河流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大巡查防护力度,严防次生灾害的发生。科学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及时解决群众的关切问题,力争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