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

今日(7月30日)上午10点,新民晚报记者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得到消息,自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以来,上海已成功转移28.3万人。截至记者发稿时,转移安置工作已比原计划提前两小时完成。

上海市防汛办督察专员、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一级调研员章震宇向新民晚报记者透露,为确保台风“竹节草”对上海市民的影响降至最低,全市共设置了1900多个安置点。自昨日午后起,浦东新区、奉贤、金山等区域的海塘外作业人员便开始有序转移,至今天上午9点30分,转移人数已达到27.27万人,其中浦东(含临港)地区近13万人。

根据事先制定的转移计划,预计大部分需要转移安置的人员将在今天中午12点前抵达安置点,总转移安置人数预计将超过28万人。各安置点均配备了方便面、快餐、饮用水等必需的生活用品,市民只需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即可安心度过。

据悉,全市启动防汛防台III级响应后,住建部门对全市4628个房建、市政(非交通类)工地全部采取了停工措施,并对1100余个重点区域的建筑工地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避险转移。

图片[1]-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应对台风“竹节草”:奉贤区全面启动抗台措施

随着台风“竹节草”的临近,奉贤区遭遇了强烈的风雨天气。凌晨4时45分,奉贤区气象台将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奉贤区大部分地区将迎来超过80毫米的累积降雨。

自昨日起,奉贤区已全面进入抗台状态,集中力量进行人员疏散、风险点排查和物资储备等工作,全力构建起抵御台风的安全屏障。

图片[2]-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大规模人员疏散避难行动

7月29日午后,奉贤区启动了大规模的人员疏散避难措施,成功转移了一万三千多名居民。当天下午4点,记者在奉贤海湾镇燎原居委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应急安置点观察到,疏散安置工作正按部就班地进行。

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接到疏散通知后,附近连队的农户和养殖户等居民纷纷自行前往安置点报到。由于他们居住的房屋抗风能力不足,每次台风来袭时,他们都会被安排到这里以备不时之需。“大约有45户家庭,不排除有人选择投亲靠友,但每个人的安置情况都需明确。我们的社区干部正在逐一核实并妥善安置已报到的居民。”燎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龚慧燕向记者透露,预计在晚上7点半前可以完成所有工作。社区已为居民进行了登记,并准备好了床铺、凉席、盒饭等必需品,医护人员也将随后到达,为疏散的居民提供医疗服务。

朱师傅,住在邻近连队,从事绿化工作,在上海已经居住了十余年。每年的台风季节,一旦接到通知,他便立刻前往此处报到,这一行为已成为他的日常。现在,即使不开导航,他也能轻松找到安置点。此次,他和家人共六人来到这里,他对安置环境感到非常安心,只待台风警报解除便可返回,目前他只需安心避险。

当天下午17:30,工作人员送来了盒饭,床铺和地铺也已全部准备好。安置点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此时,天空开始飘起细雨,志愿者们及时搬来了防水沙袋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居民们也在陆续到达并进行报到登记。图片[3]-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在星火19连,一对年迈的夫妇因天气稳定,不愿搬迁他们的居所。海湾镇的工作人员持续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劝说。在劝说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老先生不愿撤离的原因是担心妻子的健康状况。一位工作人员亲自驾车到他们家门口,反复向他们说明安置点的条件远优于家中,经过一个小时的劝说,老夫妇最终同意前往安置点避难。

奉贤区防汛指挥部透露,29日下午已发布《关于启动危险区域人员避险转移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全区海塘外作业区域、一线水闸区域、老旧房屋、建筑工地、田间地头的简易棚舍、易受淹的地下空间、低洼地区等7类危险区域的相关人员进行转移避险。

自昨日开始,面对台风的威胁,奉贤区正紧急进行农业生产保护战。29日下午2时,在庄行镇存古村的梨园内,果农们忙碌地剪下成熟的蜜梨,装入塑料桶中。这些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庄行蜜梨,虽然上市仅一周,正值最佳食用期,却因台风的临近而面临落果的风险。

一位果农表示,他们早上6点就开始工作,5个人已经抢收了200多桶蜜梨,预计下午还能再收150桶左右。存古村村委会副主任沈斌峰介绍,全村蜜梨种植面积达800亩,台风预警发布前仅收获了一小部分。他强调,如果强风来袭,剩余的梨子可能会大量掉落。因此,他们正全力组织农户和合作社加快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村集体已紧急协调仓储资源,合作社的仓库优先使用,如果产量过大,村里还会协助联系冷库扩容。

为应对台风“竹节草”对农业生产的潜在影响,奉贤区农业部门遵循“及早部署、主动防御”的原则,迅速行动,以最大程度减少台风可能造成的损失。截至29日16时,已加固10164.7亩蔬菜大棚和1191.6亩林果大棚,抢收了1649.1亩、746.8吨蔬菜和1735.8亩、290.3吨林果。各农业合作社正与时间赛跑,在风雨到来之前建立起一道坚固的“果实防线”。

在临港,风雨中迅速搭建起了一个温馨的家。今晚午夜时分,台风“竹节草”的外围雨带开始对浦东地区产生影响。临港新片区主城区南汇新城镇遭遇突如其来的暴雨,风力强劲,足以将衣物吹得如同飘扬的旗帜,剧烈摆动。即便记者身着雨衣,在雨中仅行走了两分钟,双腿便已完全湿透。据浦东新区于凌晨1时30分发布的最新气象数据,浦东全域遭遇了暴雨至大暴雨的强降雨,累积降雨量介于120至150毫米,部分区域甚至达到200至220毫米。陆地上最大风速达到7至8级,而沿江沿海地区风速则高达9至10级。

图片[4]-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此刻,临港新片区的建筑工人已大批转移至安置地,他们正舒适地睡在室内,听着雨声入梦。不久前,记者参观了临港的两个安置点,那里的快速行动和周到的保障让人感到敬佩和安心。

前晚7点,浦东新区泥城镇的上海临港新科园灯火辉煌。一辆辆大巴、面包车和小轿车载着大批工人抵达此地。一个闲置的厂房瞬间成为了工人们的避风港。厂房内安置了多台大功率风扇,同时不断供应饮用水和热食。厂房一侧的便利店也成为了工人们的休闲去处。作为泥城镇政府设立的集中安置点,这里汇集了多个在建项目的工人,规模庞大。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浦东医院临港院区项目的工作人员表示,面对台风“竹节草”,他们在一个半小时内,将近900名工人安全快速地转移并安置妥当。此外,项目还安排了专人进行24小时值班,为工人解决困难。在记者采访时,他们正在协调订购早餐,未来几天,工人们的饮食也将得到改善。图片[5]-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在南汇新城镇,首批安置的居民陆续抵达临港少年宫。该地点接收了约300名来自顶科实验室工地的工作人员,从接到安置命令到完成安置,整个过程仅耗时两个小时。当记者遇到负责人焦敏时,他正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与四位党员志愿者一同在短短十分钟内迅速吃完面包,随即立刻投入到为工友们服务的岗位。焦敏表示,之所以能够如此高效地完成安置工作,得益于事前制定的周密、细致的应急预案。一旦撤离安置命令下达,民警、安保人员以及医务人员便迅速到位,现场得以迅速有序地布置。

少年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童话般的室内装饰,让许多工友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记者观察到,工友们特别喜欢聚集在大厅的圆形绿色草垫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玩游戏,或是与家人通过视频通话,享受着难得的惬意时光。“台风来袭时,我们原本打算在宿舍里度过,但心里总是不踏实。现在来到这里,感觉既舒适又安心”,一位名叫顾先生的工人对记者说道。

图片[6]-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传来消息,截至7月29日19时,该区需从154个在建工地撤离共计20535人,其中19935人已自行安排好转移地点。剩余600人由管委会组织转移安置,所有转移工作在当天零点前已完成。目前,管委会已安排10个托底转移安置点,可容纳约4450人。此外,另有10处设施作为备用防汛临时征用安置点,可安置约2415人,总计可安置6865人。

在防御台风“竹节草”的过程中,临港新片区的各行各业齐心协力。新片区公交公司检查了11个应急物资储备点,并对400多辆车的轮胎、制动等关键部件进行了全面检查,确保汛期安全。同时,利用数字化手段实时监控53条公交线路的车辆位置和运行状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调整运营计划。新片区房建集团提前启动了24小时应急值班和防台防汛检查,完成了社区清淤、布设沙袋、疏通地漏等防内涝工作,并通过公众号、租户群等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应急联系方式,全力保障居民和租户的安全。地标建筑临港中心随时准备为新片区应急安置提供服务,提前清理出6000平方米的安置场地,可容纳约1000人,并规划好引导路线,完成人员调配和值班工作,确保安置点顺利投入使用。同时,临港集卡中心在防御台风的同时,还特别为集卡司机群体推出了20元惠民套餐,并在台风期间增加供应量,为司机们提供“能量补给”,成为他们在风雨中的坚强后盾。

金山方面,为应对台风“竹节草”的威胁,各街镇迅速行动,紧急抢收保供、排查隐患、加固设施,全方位构建防汛防台安全防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紧张抢收,与台风赛跑

吕巷镇宿田果蔬合作社正展开一场紧张的“蟠桃抢收行动”,以应对台风带来的挑战。合作社负责人唐老板指出,蟠桃正值收获季节,台风带来的暴雨及后续的高温,对桃树生长及果实品质造成了显著影响。为了尽量降低损失,确保市场供应和果品质量,合作社迅速组织员工抓紧时间抢收成熟的蟠桃。此外,合作社在种植区周边建立了防水屏障,及时排空积水,防止雨水逆流损害桃树根系。电力安全和大棚的稳固性是防台的关键,因此,合作社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了彻底检查,确保安全运行;同时,对容易受到大风影响的大棚进行了加固,使用绳索和支架加强其稳定性。

图片[7]-上海已转移安置民众达28.3万人!全国多地严阵以待,全力应对台风“竹节草”的挑战。-阿旺资源分享网 在金山卫镇的上海强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加速加固60个大棚,同时对20个大棚的棚膜进行了修补,并在低洼地区准备好了排涝泵阀。截至昨晚18点,金山卫镇已完成1052亩蔬菜大棚设施的加固,810亩林果大棚设施的加固,以及近700亩水产池塘的排水工作。此外,蔬菜的抢收量达到了40吨,林果的抢收量为22吨。

运用科技与人力构建立体防护网

面对台风的威胁,金山各街镇结合科技手段和传统人力,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立体防御体系。

石化街道首次应用无人机进行高空隐患的排查。在合生小区,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对12栋高楼的外墙进行了扫描,当天就发现了23处高空隐患并进行了紧急处理。街道城运中心还部署了19台液位超限感知设备,对覆盖辖区5个污水泵站及其二、三级管网和易积水区的区域进行了多点实时监测,形成了防汛的“数字屏障”。

金山卫镇针对“高空”、“地下”以及“周边”等潜在风险区域,部署了92名巡查人员对在建工程、地下设施、店铺招牌等区域进行巡视,同时加强了救援物资和人员的储备。

漕泾镇安排工作人员分段检查主要道路、地下立交雨水口和管道,及时清除堵塞物;漕泾工业园区提前预防,新建了112米长的雨水明沟,有效解决了展业路积水问题。

文章来源:尔德资源分享网 https://edvjjs.cn/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