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来自央视新闻,自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地区遭受了猛烈降雨,短短数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00毫米,达到了极端暴雨的水平。北京密云区于26日晚间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
由于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和山体滑坡,北京市密云区的石城镇、冯家峪镇以及不老屯镇的部分路段遭受阻断,若干村庄遭受水浸。消防部门及其他救援人员已成功救助了部分被困居民。截至目前,部分村庄的通讯信号尚未恢复。目前,消防、武警等救援队伍正陆续赶往受灾区域进行救援工作。
报道显示,记者在距离冯家峪镇约20公里的不老屯镇半城子村观察到,河面水流湍急,主要道路上的树木大量倾倒。在利用海事卫星与被困的冯家峪镇取得联系后,一支由消防队员组成的突击队步行前往救援。目前,受灾群众已经得到转移和安置。到了凌晨一点多,洪水的高峰期已经过去,水位开始逐步回落。
北京市气象台于27日凌晨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6日10时至27日0时,北京市整体降水量达到15.9毫米。其中,密云区贾峪的降水量最为显著,达到了297.2毫米。而怀柔区东峪在26日22时至23时期间,降雨强度达到最高,为95.3毫米。目前,怀柔、密云、延庆三地已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昌平则处于暴雨蓝色预警状态。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最新通报显示,至27日凌晨1时30分,G234兴阳线密云区段横岭根隧道出口K105+795位置遭遇山体滑坡,对此已实施双向交通管制。
同时,G111京漠线进京方向怀柔区刘家店村附近K80+292位置发生通信线杆倾倒事件,而G111京漠线出京方向怀柔区高岭屯村附近K70+100位置因强风影响,导致树木倒塌。此外,怀柔区X004范崎路大地村北K37+600位置亦发生山体落石。针对这些情况,现场已实施双向封闭。
目前,救援队伍正在赶往事故现场。
此外,密云区X918密关路黑龙潭支线路段K0至K2+163区间已实施封闭;G234兴阳线密云段K82至K126+847、密云区X015黄下路K7至K36+177、密云区X015黄下路K7至K36+177、密云区X008西火路K4至K29、密云区X008西火路K4至K29、G234兴阳线怀柔段琉璃庙K139+122漫水桥、密云区X022西邓路K0至K2+673、G234兴阳线密云段韩西路马营村附近K8点,以及延庆区X211四宝路K0至K26+320等区域,已实施交通封闭管控。
北京市水文总站于2025年7月27日0时30分发布洪水红色预警升级:
预计27日3时至5时,潮白河流域张家坟断面流量将达到3000立方米每秒,达到红色预警等级洪水。市民请远离河道,确保个人安全。
洪水防御公众指引:
请广大民众密切关注洪水预警信息,避免前往洪水预警河段及其周边的低洼地区,并配合当地做好转移工作。
若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裂,请迅速远离,切勿触碰或靠近,以防触电。
如遇洪水威胁,请立即向山坡、高地等安全地带转移;在紧急情况下,可攀爬至屋顶、楼房高层、大树或高墙等处进行临时避难。
据@气象北京消息,26日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其中傍晚至半夜为降雨最剧烈时段。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全市普遍出现小到中雨,延庆、怀柔、密云的部分地区遭遇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26日10时至27日06时,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8.4毫米,城区平均降水量为0.7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密云黄土梁,达315.3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23时,降水量达到95.3毫米。
根据中国气象频道气象分析师信欣在微博的报道,北京北部在昨晚遭遇了持续的强对流天气。由于下沉气流向北流动受到山地阻碍,无法顺畅流出,而向南流动的气流则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偏南暖湿气流相遇,引发新的对流,替换了原有的对流,形成了所谓的“列车效应”,导致密云地区出现持续的强降雨。
换言之,“列车效应”指的是一系列的对流云团相继影响同一地区,如同列车不同车厢依次经过同一地点,从而造成强降雨的长时间持续。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信息指出,7月26日21时至7月27日21时,密云区西田各庄镇等地区面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而石城镇、冯家峪镇等地区风险极高。为此,已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另外,7月25日至26日,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遭受了强降雨。阜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透露,截至7月26日18时,该县6个乡镇共有46235人受灾,其中死亡2人、失踪2人,1289户4655人被避险安置。
保定市气象局表示,阜平县遭遇的特大暴雨打破了单日降水历史极值。根据国家站、区域站及水文站的监测数据,7月25日17时至26日1时,阜平县平均雨量达到140.5毫米,其中西庄水文站的单站最大雨量为532毫米,小时雨强最大值为145毫米,均超过了当地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
长城网报道,面对汛情,阜平县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流程,全县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全力投入防范和应对措施。党员干部们亲自前往防汛前线,组织居住在危险区域的群众安全撤离,并对水库、塘坝、滞洪区等重要防汛设施实施严密的监控和保护。交通、电力、通讯、农业水利以及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应急队伍,针对断路、损坏桥梁、电力供应设施、通信设备以及临近危险的水库和塘坝,展开了紧急抢修、维护和加固工作,以确保民众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自此次降雨以来,已转移安置1289户家庭共计4655人,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约为155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