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公布养老金改革领域的两项关键动向。

在自上而下的层面,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举办了养老金业务委员会2025年的年度会议。该会议吸引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基金会、证监会、中国结算和中基协等五家部门和机构的参与。在此次会议中,各方对于养老金融及个人养老金等议题的讨论内容丰富。

在会议中,人社部代表透露了养老金融发展的两个关键方向:首先,针对年金管理,人社部正在主导制定关于完善长期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其次,关于个人养老金,人社部正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默认投资”机制的可行性。

同时,在自下而上的层面,越来越多的公司申报其产品加入Y份额的名单。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国泰君安资管、博道基金和宏利基金旗下的指增类产品已新增Y份额,并且基金公司通过公告形式对此进行了确认。

自2024年底个人养老金制度全国推广以来,首批85只指数Y份额基金被纳入,2025年,各地证监局发布了《关于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相关工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公募基金管理人可按照首批入选指数基金的筛选标准,在每个季度结束后一个月内申报符合条件的指数产品,以便申请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

这表明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的申报已进入常态化,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十只FOF基金被纳入,此次指增类基金的纳入进一步扩大了该名录的规模。

人社部透露养老金业务两大发展方向

最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举办了养老金业务委员会2025年的年度会议。人社部、社保基金会、证监会、中国结算及协会的负责人围绕公募基金在养老金融中的作用、推动养老金长期考核以及提高权益投资规模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人社部代表指出,养老基金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计,必须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长期稳健的投资收益。从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市场的角度,未来将推进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关于年金投资管理,人社部正在牵头制定完善长期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以构建“长钱长投”的政策体系,切实推动年金基金的长期投资。

二是关于个人养老金的发展,目前缴存率不足的问题在于产品吸引力不足,需要从“税优驱动”转向“产品驱动”,人社部正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默认投资”机制。

社保基金会股票投资部人士表示,社保基金的投资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保持较高的权益配置比例,淡化短期排名,注重长期风险控制。公募基金管理人作为服务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中坚力量,希望公募基金行业能持续提升核心投研能力,更好地发挥主动管理优势,增强养老金投资在跨周期中的稳定性。会议强调,养老金融是关乎广大民众幸福安康的重要民生工程。公募基金行业作为养老金委托投资管理的关键力量,必须不断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和行业价值。

另外,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个人养老金Y份额净值回升,公募基金在个人养老金投资领域的吸引力增强。为了个人养老金的持续发展,从“税收优惠驱动”转向“产品驱动”,公募基金肩负着重大责任。

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十只FOF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7月份以来,又有一些指增产品增加了Y份额。据财联社记者了解,国泰君安资管(现更名为国泰海通资管)旗下的国泰君安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增设了Y类基金份额,同时还有博道基金旗下的中证500指增基金和宏利基金旗下的指增产品。随着这三只产品的加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将扩大至300只。

具体来看,国泰君安中证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增设了Y类基金份额,该产品的基金经理是量化专家胡崇海。公司表示,中证500指增基金兼具低成本和主动增强的超额收益潜力,适合追求长期稳定增值的个人养老金投资者。中证500指数代表中国未来产业方向,与沪深300等大盘蓝筹股形成互补,有助于养老金组合分散风险,是这类长期资金的理想配置。

博道基金获得增设Y份额的也是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该公司量化基因鲜明。博道基金表示,指增产品具有“收益增强”的特点,与养老投资的长期性更匹配:一方面,其风格稳定清晰;另一方面,力争实现长期可持续的超额收益。此次增设的指数增强产品,近三年相较于指数本身都实现了超额收益。这些逐年积累的超额收益,在复利作用下,将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大,非常适合个人养老金这类长期资金。

此外,财联社记者了解到,随着《关于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录相关工作的通知》的下发,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名录的主要筛选标准和纳入机制得以公开。

从趋势来看,个人养老资金正在加速流向低波动红利策略和指数产品。在二季度末规模前五的个人养老金权益类指数基金中,有三只产品跟踪红利类指数,如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联接Y,其市场规模增长最快,二季度增加了6476万元。

梳理今年二季度规模增长超过1000万元的个人养老金Y份额,25只产品中有8只为指数类Y份额,去年年底才被纳入,但增长速度明显。

图片[1]-人社部公布养老金改革领域的两项关键动向。-阿旺资源分享网

芝麻资源分享网

尔德资源分享网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