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球地区冲突频发,避险情绪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然而,高昂的金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金饰品的消费。
中新经纬调查发现,截至25日,国内金饰单克价格普遍在1000元左右。老庙黄金价格为1004元,两天内下跌19元;周生生金饰价格为1008元,两天内下跌21元;老凤祥为1008元/克,两天内下跌16元;周大福足金价格为1010元/克,两天内下跌13元;周六福足金999价格为990元/克,两天内下跌13元,足金999.9为1000元/克。
7月24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到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消费量为199.826吨,同比下降26.00%;金条及金币消费量为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工业及其他用金消费量为41.137吨,同比增长2.59%。
中国黄金协会表示,高金价抑制了黄金首饰的消费,但轻克重、设计感强、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类产品使得商家盈利情况较好。金店金条需求仍然旺盛,但利润较低。
艺恩数据发布的2025年黄金报告中提到,现在的黄金饰品不再仅仅是投资或装饰的工具,它正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交货币。在社交平台上,黄金饰品的穿搭分享等内容热度飙升,推动了黄金消费的年轻化和个性化。
Z世代正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新兴的黄金消费主力军。据数据表明,18至34岁的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方面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
年轻消费者热衷于通过黄金饰品的穿搭分享、开箱测评、礼赠晒单等方式,塑造自己独特的时尚形象。这种用户生成内容的快速增长,不仅改变了黄金的传统形象,还推动了黄金消费向“社交货币”的华丽转变。
记者从一些珠宝行业从业者那里了解到,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使得珠宝黄金市场的消费趋势发生了变化。年轻人更注重产品设计或故事所传达的情感价值,对具有独特设计、文化内涵和品牌故事的珠宝产品情有独钟。一些融合IP元素、婚嫁系列以及场景化设计的珠宝产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行业领军企业周大福表示,IP类产品是周大福拓展年轻消费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集团根据市场趋势、IP知名度和影响力,以及与品牌定位的契合度,与不同IP进行合作,捕捉市场机遇的同时,助力传统珠宝工艺与文化在各个圈层的传承,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周大福与《黑神话》系列的合作自今年1月推出以来,零售值已超过1.5亿元人民币,深受男性顾客喜爱,推动了此类客群从送礼转向自用,同时有助于开拓新的市场。
周大福珠宝集团的首席数码官张宏光指出:
“二次元经济和谷子经济的兴起共同描绘出一种新的消费动向,这为包括珠宝业在内的众多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企业方面透露,他们将继续关注市场动态,寻找与品牌定位相匹配的知识产权资源,并采用策略性部署,适时推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知识产权珠宝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