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周边地区,一场新的激烈冲突已悄然展开。这一幕尤其令人痛心,因为涉事的两国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方面是泰国,我们常称之为“中泰一家亲”;另一方面是柬埔寨,有时也被称作“柬铁”。
然而,这两个被视为兄弟的国家,在7月24日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在六个边境地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动用了无人机、大炮和火箭弹等武器。
根据泰国的官方消息,此次冲突导致1名泰国士兵和10多名平民丧生。随后,泰国出动了4架F-16战机,摧毁了柬埔寨的两个指挥所。
双方均声称对方是首先开火的。
泰国文化部长、现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批评称,柬埔寨对泰国领土实施了先发制人的远程攻击,“我强烈谴责柬埔寨在泰国边境所采取的暴力和侵略行动”,并表示泰国军队已做好了全面的防御准备。
其父、泰国前总理他信也指责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为幕后黑手,声称洪森指使柬埔寨军队在边境设置炸弹陷阱,并对泰国领土进行轰炸,泰国因此有充分理由采取军事反击。
然而,洪森反指泰国是冲突的始作俑者,并称“柬埔寨军队只能出于自卫进行反击”。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的儿子则表示,“柬埔寨始终秉持和平解决问题的原则,但在当前局势下,柬埔寨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武力作为回应。”
此次冲突是泰国与柬埔寨十多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冲突。
但必须承认,这场冲突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见的。随着事态的发展,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升级,甚至可能引发小规模战争。
起始于本年5月的边境冲突,成为了事件的导火索。
在柬埔寨与泰国的边界枪战中,一名柬埔寨士兵不幸牺牲,两国关系迅速紧张。
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首相洪森通电话时,称呼洪森为“叔叔”,然而这段私下通话的内容被柬埔寨方面公开,激起了泰国舆论的轩然大波。佩通坦因此被认为表现软弱,随后被免职。这一事件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7月23日,边境再次发生地雷爆炸事件,导致5名泰国士兵受伤。随后,双方各自召回本国大使,并驱逐对方大使。
紧接着,7月24日发生了擦枪走火事件,进而演变成激烈的冲突。
令人感慨的是,在东南亚地区,泰国与柬埔寨实为兄弟之国。尽管东盟10国的信仰各异,但泰国与柬埔寨作为邻国,信仰却相同。
洪森与西哈莫尼,两位交往多年的老友,如今却已反目成仇,势同水火。
究其原因,不能不提及殖民时期的罪恶行径。
泰国与柬埔寨,两国之间横亘着长达8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这些边界的划分依据,据说源自于法国殖民时期的地图。
这为两国留下了诸多隐患,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引发了多次边境冲突。
其中,最为激烈的争议莫过于千年古寺柏威夏寺的主权归属问题。
1962年,国际法院裁定,柏威夏寺附近地区的主权属于柬埔寨,然而泰国官方对此裁定予以拒绝。
2011年,两国军队多次交火,导致约20人死亡,柬埔寨再次向国际法院提起申诉。2013年,法院重申了原裁决,但泰国依旧拒绝接受。
领土主权问题极为敏感,双方均不敢轻易妥协。
佩通坦与洪森间的电话内容泄露,进一步缩小了双方的应对空间。柬埔寨在边境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以及泰国领导层内心的愤怒和压抑,无疑加剧了冲突的爆发。
目前来看,坏消息是,战火已点燃,若不能有效遏制,可能引发一场大规模的火灾,甚至演变成一场小型战争。
然而,好消息是,双方均保持了理智,冲突仅限于有限的边境区域,双方尚未宣战,这表明外交解决意愿强烈。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向联合国写信,请求安理会紧急召开会议,并采取行动制止泰方侵犯柬埔寨主权的行为。
泰国外交部长玛里第一时间抵达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通报泰柬边境冲突情况。
此外,针对泰国媒体报道洪森乘坐专机前往中国的消息,洪森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图片,表示自己一直在与领导层部署作战行动,“我没有逃往任何地方,全国人民无需担忧!”
显然,这张照片显然是经过精心布置的,这或许可以被视为一种心理战术。
观察泰柬之间的冲突,中国方面的立场也迅速显现。
在24日的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郭嘉昆指出,泰国和柬埔寨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同时也是东盟的关键成员。维护邻国间的友好关系,妥善处理分歧,这对双方的长期利益至关重要。
他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深切忧虑,并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来妥善解决争端。从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和诉求出发,中国将保持公正和中立的立场,并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促进和解和谈判,为缓和局势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其意图非常明确:
1. 中国对当前的局势感到忧虑。
2. 双方和解符合各自的根本和长远利益。
3. 中国将致力于调解和促进对话,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至于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这两个国家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它们之间的纷争与中国并无直接关联,具体的摩擦细节各有各的说法。
归根结底,和平最为可贵。
泰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游客,不仅是因为其独特的风景和风情,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前提之上,那就是泰国的社会环境稳定。
没有稳定,国际游客会望而却步,泰国的经济也将遭受重创。
柬埔寨亦是如此。相较于泰国,柬埔寨面临着更重的任务和更迫切的需求,那就是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
领土主权问题触及敏感神经,处理不当可能威胁到自身的统治。因此,两国领导人需要展现出大智慧,既要捍卫自身的权益,也要为对方留下空间,以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自己无法解决,下一代也无法解决,那么我们又能期待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