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先生在世时声名显赫,追悼会上,众多业界同仁纷纷前来悼念。他共有四个亲生儿子和一个义子,其中最大的已超过七十岁,最小的也年逾六十。最终,轮到老四杨议上台发表讲话,这或许是因为他性格开朗,善于言辞。杨议在台上简要地回顾了老爷子的生平,宣读完感谢名单后,仪式便告一段落,整个过程显得相当简短。
杨议在提及老爷子离世时,提到他走得颇为平静。在告别之际,众兄弟悲痛欲绝,尤其是长子杨威,已年过七十,手持灵幡身体颤抖,含泪呼唤“爸爸,一路走好”。众多宾客亦纷纷拭泪。送葬队伍规模宏大,豪华的黑色劳斯莱斯、红旗、迈巴赫等豪车一字排开,宛如电视剧中的场景。
有评论者表示,这件事对老一辈艺术家来说相当合适,因为他在相声界耕耘一生,生活低调。然而,也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在感谢名单中,杨议特别提到了常家、马家、侯家等相声界的知名大家,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未出席。相反,到场的人数众多的是他的徒弟们以及同行,例如李金斗、老汪等人。
在灵堂中,老汪发表了一句关于逝去的老头的话:“这一辈子确实不易。”这话听起来有些不舒服。有人认为他这话中带有责备之意,似乎在抱怨老爷子生前并未过上好日子。然而,这种场合下,谁都不愿意说得太过尖锐,毕竟葬礼上的氛围不宜过于沉重。
赵本山并未亲自出席活动,而是由其助理代为送上了花圈。然而,花圈上的挽联却将赵本山尊称为“老师”,考虑到赵本山老师年事已高,已九十多岁,而赵本山本人仅有六十多岁,按照辈分,理应称呼他为“老爷子”而非“老师”。这一称呼一出,立刻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此举不合规矩。
赵本山与老爷子的关系颇为融洽。早年,赵本山曾伸出援手帮助老爷子,那时老爷子家境贫困,赵本山私下里悄悄塞给他两千元钱。之后,赵本山还邀请他参与电影拍摄,但老爷子不习惯记台词,拍了三天后就放弃了。
若从年龄角度来论,赵本山不足以被称为“老师”,他的徒弟程野送的花圈上甚至标注了“程野老师”,这显然是不妥的。相比之下,冯巩和侯耀华送的花圈在表述上更为得体,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李玉刚所受到的批评更为激烈。他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悼念文章,开篇便直呼“再见少华”,两人相识已数十年,且李玉刚在年轻时曾得到过老爷子的帮助。然而,考虑到两人年龄相差四十八岁,这样的称呼显得不够尊重。
李玉刚的粉丝事后作出了解释,认为这样的称呼可能源于他们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然而,在评论区中,许多人对此表示不满,指责他。有人指出,无论关系多么亲近,面对长辈的去世,都应该使用敬称,这样的称呼仿佛孙子称呼爷爷,显得极不尊重,缺乏基本的礼貌。
总结起来,这一事件颇为蹊跷,现今明星在处理公关事务时显得不够用心。赵本山这样的资深艺人竟然出现了辈分上的错误,恐怕是公司职员在打字时出了差错。李玉刚的情况更为引人注目,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却对基本的礼仪一无所知,这也难怪网友纷纷对其提出批评。
近期,网络上类似的事件确实频发。当明星向长辈表达哀悼时,要么选择沉默,要么在发言时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份。即便投入了金钱以表达心意,若称呼使用不当,仍会遭受批评。现在的网友们都非常认真,没有人能够轻易蒙混过关。
赵本山和李玉刚在杨少华葬礼上的花圈称呼问题引发网络热议
关于老艺术家离世时的尊卑礼节引起公众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