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为2023年3月底,台军“步兵117旅”在“教召训练”中出现的疑似外籍美军教官。
《台北时报》报道指出,一份题为《使全球军事态势与美国利益一致》的报告预测,随着《2025年国防战略》草案即将于8月31日公布,美国应进行战略性的重大调整。该报告建议,美国应逐步从第一岛链撤回军事力量,转而加强在第二岛链的防御部署,以此减少与中国大陆的直接冲突风险。
报告特别指出,驻台美军训练人员与美方过去“不在台驻军”的承诺相冲突,并强调:“如需训练,应在美本土进行。”同时,报告批评台湾在自我防卫上的支出不足,而美国却“过分愿意承担额外负担”。
该报告由前美国国防部长高级顾问丹·考德威尔和军事分析主任珍妮弗·卡瓦纳共同撰写。报告内容强调,美国应追求“区域平衡”而非“地区主导”,并认为“台湾这个小岛,对区域力量平衡不具有决定性影响”。
台湾联合新闻网7月10日的报道显示,美国智库“国防优先”组织在9日对美国全球军事部署进行了分析,指出美国在所谓“印太地区”的立场过于进攻性,可能导致局势升级而非起到威慑作用。该报告建议美国撤离在台湾的500名训练人员。
报告指出,美国近年来在印太地区部署过多硬实力,包括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和在台湾的500名训练人员。报告认为,这些行为虽然旨在增强威慑力,但实际上可能刺激中国大陆加速平衡或在6月26日发布的动画资料中,一款名为“卫士600”(WS-600L)的武器系统得到了展示。该武器系统具备的最小射程为80公里,最大射程可达290公里。它能够从陆地或海上平台发射,并支持多种战斗部的选择。这些战斗部包括用于攻击指挥中心建筑、机场跑道和加固机库等目标的侵彻爆破战斗部;用于打击水面舰艇的半穿甲战斗部;用于攻击有生力量和雷达阵地等的杀爆战斗部;以及用于破坏军用变电站和发电站等供配电系统的导电纤维战斗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电纤维战斗部重490千克,内置90枚子弹药,其最大抛撒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能够有效破坏敌方的电力供应系统。
视频资料显示,该型导电纤维战斗部能够释放出90发子弹药。这些子弹药在落地后会反弹并在空中爆炸,散发出经过化学处理的碳纤维细丝,进而导致高压电力设施发生短路。
尽管央视并未透露该武器系统的详细信息,仅将其描述为“一款神秘的国产导弹”,目前关于该武器的研发阶段及其是否已服役于中国军队尚无确切消息。
报道中提到,尽管央视并未直接指明该武器为石墨炸弹,但其特征与已知的石墨炸弹极为相似。视频下方迅速涌现众多网友评论,推测该武器可能被用于攻击台湾地区的电力系统。
石墨炸弹,亦被称为“
美军所使用的BLU-114/B石墨战斗部,内含大量碳纤维细丝(资料图)
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配备该石墨战斗部的“战斧”巡航导弹成功摧毁了伊拉克全国85%的电网,导致敌方军事指挥、防空和政府机构陷入一片黑暗。
在科索沃冲突中,美国F-117隐形战斗机投下装有石墨战斗部的CBU-102炸弹,导致塞尔维亚约70%的电力系统瘫痪,迫使贝尔格莱德接受北约的条件。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于7月1日对这款中国新型武器进行了关注。报道中引用军事专家瓦西里·卡申的观点称:“这种武器通过将高导电性的石墨粉尘沉积在电力设备的开放元件上,从而引发短路。”
卡申进一步解释,石墨炸弹的攻击目标并非发电厂,而是电网设施,如输电线和变电站变压器,但其效果高度依赖于气候条件。
“石墨炸弹是一种制导式航空炸弹,它向目标上方发射子弹药,释放出石墨粉末,覆盖在电力系统设施上。这种武器的效能受到天气影响——在湿度高,尤其是降雨天气下,粉末会迅速粘结并落到地面,导致武器失效。”
卡申补充说,石墨引起的短路通常可在24小时内得到解决,因此,根据美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经验,使用石墨炸弹进行定期重复攻击是确保敌方电网持续瘫痪的关键。
卡申认为,若交战方意图对敌方基础设施造成长期破坏,使用常规炸弹和导弹可能更为有效。